點擊這裡,獲取恆常課程最新優惠!

稱讚孩子「好乖好叻」?或墮心理陷阱

當孩子聽乖聽話時,很多父母都會讚他們「叻叻」、「好乖」吧!但有兒童教育專家卻指,這樣的稱讚原來並非最理想的。為什麼呢?

正確地穿好衣服、第一個去收玩具、組裝好複雜的火車軌道⋯⋯。

當孩子做出以上「好的行為」時,大家是不是就會稱讚孩子「好厲害!」、「好乖!」呢?有些育兒法標榜要多讚美孩子,許多家長也認為對孩子使用讚美的語言是理所當然的。

但是,這樣的稱讚其實也是一種「評價」。

也就是地位高的人判定地位低的人時,所用的語言。

所以,對待孩子時不要使用評價性的用語,要以自己的心情為主軸。比方說當孩子把玩具讓給朋友時,可以說:「你對朋友好大方喔!老師很高興喔!」

 

當你要傳達負面的想法時也是一樣,例如孩子把食物弄到地上的時候,可以說:

「啊啊,廚房阿姨辛辛苦苦做的飯掉到地板上了,老師好傷心喔!」像這樣傳達自己的情感。

「不要任性!你真是不乖!」不要這樣「評價」孩子。

我想實際執行的時候就會發現,「不稱讚」孩子其實更加困難。「好厲害喔!」、「你做得很好!」像這樣的稱讚用語,一不小心就會脫口而出。

而且,當孩子得到讚賞後,他們會很開心,下次也很願意再做出相同的舉動。

然而,稱讚孩子其實是一個很大的陷阱。

這個陷阱就是,獲得讚美這件事,會成為孩子採取行動的目的。

率先打掃教室的孩子,如果你每次都稱讚他「很棒」的話,一旦有一次沒有稱讚他,他就會主動尋求「讚賞」,一直詢問你「老師,我很棒吧?」。

像這樣的孩子,當他看到走廊有垃圾,周圍有沒有人(會稱讚他的人)看見就會成為他決定要不要撿垃圾的關鍵。 如果孩子的心情會隨着家長的評價起起伏伏,考試時可能會選擇作弊。

也可能導致未來在選擇志願與工作時,比起自己想做的事,會優先選擇能得到讚賞的道路。

也就是說,在採取行動時會一直注意他人的評價。這在某種意義上,也是過着「不自由」的人生。

以打掃為例,如果是我的話就會這樣說:「你幫我打掃得好乾淨喔!老師覺得好高興。」

然後在大家回家前的集會時,我會說:「因為小美打掃得很認真,我們的教室才變得那麼乾淨。」在大家面前發表小美的貢獻。

不是說「太棒了」或是「很乖」,而是「你的貢獻幫了大忙」。這樣其他孩子也會自然地感謝小美。

在阿德勒心理學的理念中,「自己就是參與社會的一分子」,在群體中要時常思考自己可以做些甚麼回饋。

「我做的事情可以幫助到別人,可以讓別人感到快樂,這種感覺真好。」

不誇獎孩子,而是傳達感謝的心情,我希望孩子們可以感受到這種貢獻的喜悅。

加入我們
為孩子開啟棋藝之旅吧!

預約免費試堂

填妥下面表格,港象棋團隊將會有專人致電聯絡試堂詳情。

私隱聲明 : 所有個人資料的處理均符合《個人資料(私隱)條例》條文規定,我們將不會向第三者披露任何個人資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