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積極參與比賽好嗎?原來比賽的意義是……

在亞洲成長的小孩子,總少不免參加過一兩項比賽,學術比賽、音樂比賽、運動比賽、繪畫比賽…… 然而,家長讓孩子參加比賽的目的是什麼?是為了獲得獎盃?獎狀?還是給孩子一次嘗試的機會?一個歷練?一次成長機會?

1.冠軍從來只有一個

從各式各樣的比賽中,可見現今香港的競爭風氣的熾熱,特別是孩子們之間的競爭,更可能會令孩子迷茫起來,究竟參賽的意義是甚麼呢?當自己贏了比賽,爸爸媽媽滿臉高興;輸了卻會一臉失望的時候,更令孩子疑惑,是自己做得不好嗎?還是做得不夠?而作為家長,看重比賽的成敗時,孩子的心,我們又了解嗎?一個比賽,參賽者可能有數十人、數百人以至數千人,但事實是︰冠軍從來只有一個。

2.屬於比賽的“LEGO”

站在父母角度來說,小朋友參與各項活動、比賽,取得獎盃、獎狀可說是一項記錄,證明小朋友有參與。不過,我們應該更著重教育孩子如何面對比賽的得失,同時家長亦應該學習適當調整讓孩子參與比賽的心態。

L=Learning(學習意義)︰每一次比賽是一次學習,當每位小朋友用心準備比賽時,這個準備過程已經是一次學習歷程。

E=Experience (汲取經驗)︰從準備到實戰,整個過程需要的心理質素以及能否發揮自己應有的水準,是一次寶貴的經驗。

G=Growth(成長)︰比賽有得有失,贏了代表可以不可一世?輸了代表是永遠的輸家?比賽是給孩子從中找到自己進步的空間。

O=Open Mind(開放態度)︰天外有天,人外有人,比賽能讓孩子開闊眼界,如只著重輸贏,就會忽略其他值得學習、思考的地方﹗

3.比賽是給孩子找到自己進步的空間﹗

比賽,是跟自己的一場競賽。香港不少家長仍受中國傳統思想影響,存有高度競爭的意識,希望透過比賽達到最高的效益,可是孩子贏了一次比賽,是否有足夠心理質素、狀態或是能力去贏下一次比賽?沒有人能保證每場比賽自己的孩子都能贏得冠軍,最重要的是如何教育孩子看待比賽的輸贏。

曾經,真的聽過有爸媽在比賽後怪責孩子︰「無鬼用﹗」試想想這句說話給孩子多大的衝擊?孩子的想法很直接,爸媽會不會因為自己輸了比賽就不再疼愛自己?輸了比賽是不是做甚麼都不會成功?日後,孩子還敢參加比賽嗎?即使參賽了,這樣的經驗能推動孩子嗎?如果「輸」已經既成事實,安撫孩子失落的情緒才是重中之重;反之,即使「贏」了,也應「勝不驕」。每一次比賽,是給孩子自我挑戰的機會,孩子和家長都應該要明白︰比賽,是跟自己比較,是令自己每次能更進步的踏腳石。

加入我們
為孩子開啟棋藝之旅吧!

預約免費試堂

填妥下面表格,港象棋團隊將會有專人致電聯絡試堂詳情。

私隱聲明 : 所有個人資料的處理均符合《個人資料(私隱)條例》條文規定,我們將不會向第三者披露任何個人資料。